大众观点
Windsurf (前身为 Codeium)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 Varun Mohan 与 Douglas Chen 在 2021 年创立。其核心产品是一款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 AI 编程助手和集成开发环境。据报道,Windsurf 已吸引了超过 80 万开发者用户,并拥有约 1,000 家企业客户,其年度经常性收入也从今年 2 月的 4,000 万美元增长至约 1 亿美元。
2023 年 11 月,公司发布了 Windsurf 编辑器,该产品迅速获得用户青睐,以至于用户开始用「Windsurf」指代整个公司。今年4月,公司正式更名为 Windsurf。今年5月份,被 OpenAI 以 30 亿美元收购之后着手开始重塑品牌形象。
由于 Windsurf 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软件工程师,因此品牌重塑必须精准触达这个群体。Windsurf 找来了总部位于温哥华的设计公司 Metalab,打造一套全新视觉识别系统。最终呈现的设计几乎打破了科技行业所有的「视觉规则」,因为这套系统看起来更像是一家运动品牌,而非传统的软件公司。
Windsurf 为超过一百万的软件工程师提供 AI 工具,帮助他们通过所谓的无缝 AI 协作加速编码流程。但他们原有的黑底配青绿色点缀的品牌形象显得过于沉重,难以承载一个已不再局限于基础代码生成的产品定位。
「现在很多科技产品的视觉呈现偏灰暗、呆板。」Metalab 市场总监 Allison Butula 表示。当科技正在重塑世界,一个旨在连接人类创造力与机器智能的品牌,就不能继续使用那些冷漠、程式化的视觉语言。品牌必须努力让技术更具人性化。
Windsurf 的内部项目负责人、主设计师 Yash Mittal 表示,团队有意识地选择了大胆的尝试。「我们问自己,最后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?我们的答案是:我们愿意冒险,就算失败,也不要落入千篇一律的科技品牌模板。」他说。
Metalab 曾帮助 Slack 等技术产品塑造富有情感的品牌。在这个项目中,品牌总监 Jordan Darbishire 将视觉形象锚定在一个情绪核心上:「我们想传达‘无限潜力’的感觉,这关乎进入心流状态,做出最佳作品,而工具本身能为你节省时间,这是如今最稀缺的资源。」
新标志确实流动感十足。纯白的扁平「W」徽标仿佛一组海浪,粗细线条变化自如,既具手绘的温度,又保有工程图纸般的精确度。这一设计甚至延续到了字体中。品牌选用 Tomato Grotesk 字体,其中字母「W」的宽窄节奏与标志的波纹相呼应,营造出富有能量与节奏的视觉沉浸感。
品牌设计总监 Jordan Darbishire 表示,团队的核心目标是将自然感与技术感相融合。为了实现这一点,他们采用了波浪形的渐变色,引导视觉流动,同时融入蓝图元素,既传达了工程精度,又增加了人性化的温度。
这种渐变色的灵感来自现实中的风帆设计。Darbishire 解释说,风帆通常采用明亮的荧光色,以便在水面上清晰可见,这也构成了风帆运动独特的视觉语言。他进一步表示,新形象让人联想到一家风帆运动品牌,而这是他们希望传达的方向。他们有意跳出传统科技品牌的模板,选择了一种更具辨识度和个性的表达方式。
Metalab的团队还开发了一整套渐变系统,配合虚线语言与图形组合,为 Windsurf 设计师在未来应用中提供统一规范。这套色彩方案不仅具备运动美学,还能够贯穿整个用户体验界面。
主设计师 Yash Mittal 提到,在探索过程中,他们曾尝试过更「时尚化」或「科技感」更强的方向,但都略显过火。最终,团队找到了一个理想平衡点:「我们既保留了创意与表现力,同时又非常清晰地传达了产品核心价值。」
Metalab CEO Luke Des Cotes 表示,他们曾亲历区块链热潮,如今则迎来了 AI 的浪潮。在这样的技术黄金时代,品牌的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。「品牌将重新被视为核心竞争力,这是一次真正的价值复兴。」